如果说3G、4G时期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同享单车、滴滴打车、外卖等C端高频利用场景的蓬勃发展成绩了消费互联网20年的光辉。当前这些C端利用场景的发展空间已趋于饱和,流量红利正逐步减退,随着5G的到来,互联网行业将进入下半场,5G+云+AI等新兴技术的融会发展,让互联网技术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会。
5G推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
在5G技术出现之前,不管是 PC 电脑或者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其服务主体都是“人”(To C),这一阶段被称为“消费互联网”,也被认为是互联网的“上半场”。
但互联网发展到今天,To C 的场景开发已趋于饱和,巨头们纷纭把目标瞄准了还没有充分上网的各行业,互联网站到了“下半场”的新出发点上。
在5G、云计算、AI等新一代技术的突破下,物联网正在史无前例的速度加速到来,以后各行各业的装备都会成为随时在线的智能终端,它们的数据都可以被收集并存储在云端为企业所用。
大量物联网装备和工业装备将伴随5G和产业互联网的到来,成为新的联网终端。工业制造、供应链管理、 进销存管理、信息整合等多方面的产业利用都可引入5G,实现企业一体化运作的计划与监控。
基于5G的全天候“云监工”、灵活调动医疗资源的“5G+远程会诊”和人群密集区域“5G+热成像”等利用,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
核心技术是云服务
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肯定是跨界融会和迭代创新,是一种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增进企业内的人、物、服务和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会、资源与要素协同的一种全新产业发展范式。它既是新生产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服务业、农业等全产业深度融会的产物。
在众多新兴技术中,产业互联网最核心的技术是云服务,这也是工业服务所需要的功能。在云服务里面最基础的是PaaS层,这里面包括开源大数据的软件框架、数据建模与分析的软件,还有人工智能的算法、训练、分析等软件。
除PaaS这个平台,还需要有SaaS、软件支付,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公共软件。而云公司本身的数据存储、计算这些能力要放到数据中心,云公司也包括数据中心的功能在里面。
在产业互联网时期,各行各业的装备都会成为随时在线的智能终端,它们的数据都可以被收集并存储在云端为企业所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