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日趋发达,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转型或拓展其在线业务。随着在线业务的发展,对服务器稳定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企业用户来讲,硬盘数据的破坏和丢失是一大痛,另外,在大容量文件传输进程中,等待时间长也是一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RAID技术应运而生。
RAID技术的起源
RAID,英文全称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即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8年,当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Patterson教授等人在论文中提出RAID。简单地说,RAID是一种技术,它以不同的方式将多个独立的物理硬盘组合到一个硬盘组中,以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冗余。
起初,RAID的目的是通过组合小而低价的磁盘而不是大而昂贵的磁盘来下降海量数据存储的本钱。同时,通过冗余信息,在磁盘出现故障时仍能访问数据,适当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RAID技术的优点
一、提高传输速率。RAID通过同时在多个磁盘上存储和读取数据,显著提高了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吞吐量)。在RAID中,可使用多个磁盘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在逻辑上是一个磁盘,因此使用RAID可以到达单个磁盘传输速率的几倍、几十倍乃至数百倍。
二、提供容错功能。普通磁盘不提供容错,而RAID容错是基于每一个磁盘的硬件容错。它提供高安全性。在很多RAID模式下,都有比较完全的互验证、纠错措施,乃至相互直接镜像备份,大大提高了RAID系统的容错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冗余度。
RAID技术的利用
起初,RAID技术只用于高端服务器和高级SCSI硬盘。最多见的RAID利用是磁盘阵列柜产品,磁盘阵列柜是集成有RAID控制器的磁盘柜,可以通过RAID配置软件,灵活地配置各种RAID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存储需求。最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本钱下降,RAID芯片普及,逐步延伸到个人电脑领域。
对中小企业来讲,选择一个稳定可靠、支持RAID技术的服务器对企业的发展相当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