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或许有一天会遭到环境要挟从而使得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因此可能会将我们所存储的信息丢失。进行数据备份可以在计算机系统遭受灾害是恢复数据,减少损失。那末,服务器数据备份方式究竟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定期磁带备份:包括远程磁带库、光盘库备份和远程关键数据+磁带备份。
2.数据库备份:就是在与主数据库所在生产机相分离的备份机上建立主数据库的一个拷贝。
3.网络数据:这类方式是对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和所需跟踪的重要目标文件的更新进行监控与跟踪,并将更新日志实时通过网络传送到备份系统,备份系统则根据日志对磁盘进行更新。
4.远程镜像:通太高速光纤通道线路和磁盘控制技术将镜像磁盘延伸到阔别生产机的地方,镜像磁盘数据与主磁盘数据完全一致,更新方式为同步或异步。
这些措施能够在系统产生故障落后行系统恢复。但是这些措施一般只能处理计算机单点故障,对区域性、毁灭性灾害则束手无策,也不具有灾害恢复能力。所以我们就需要建创新地容灾中心,做数据的远程备份,在灾害产生以后要确保原本的数据不会丢失或遭到破坏。建立的异地容灾中心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一个远程的数据备份中心。数据容灾的恢复时间比较长,但是相比其他容灾级别来说它的费用比较低,而且构建实行也相对简单。主要的实行方法以下:
1.实时复制:当主中心的数据库内容被修改时,备份中心的数据库内容实时地被修改,此种复制方式对网络可靠性要求高。
2.定时复制:当主中心的数据库内容被修改时,备份中心的数据库内容会依照时间间隔,周期性地依照主中心的更新情况进行刷新,时间间隔可长(几天或几个月)可短(几分钟或几秒钟)。
3.存储转发复制:当主中心的数据库内容被修改时,主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会先将修改操作Log存储于本地,待时机成熟再转发给备份中心。
以上就是服务器数据备份的几种方法,掌握正确的服务器备份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存储空间,减少对计算资源和带宽使用的影响,从而确保数据安全,并在灾害产生后,尽量快速、轻松地恢复数据。
TOP